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為進一步夯實全市安全生產基礎,提高安全風險防范能力,日前,市政府下發《關于做好2021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今年我市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內容,筑牢我市安全生產堡壘,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層層壓實責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強化黨政領導責任,將“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落在實處。壓實部門監管責任,細化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和應急管理部門在安全風險防控與突發事件應對處置中的工作職責,建立健全行政審批部門聯席會議及信息通報制度,確保事前、事中、事后的“審管銜接”。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并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全員責任制、全過程安全責任追溯制度,建立完善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法律追究工作機制。
引深三大行動,突出重點整治。繼續引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緊盯反復發生、反復治理、反復出現的重大安全風險隱患及問題,徹底根治“老大難”問題。繼續引深“零事故”創建工作,層層建立領導責任制、部門責任制,形成超前預防、超前治理的格局。繼續引深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圍繞科技、管理、文化三個維度制定完善我市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指導意見和實施細則。與此同時,堅持精準治理,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大力推進礦山安全專項整治、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建設領域安全專項整治、交通運輸領域安全專項整治、重點領域消防安全綜合治理、工貿等其他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以及地質災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專項治理,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安全風險。
夯實基層基礎,加強安全監管。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制定出臺全市高危企業安全生產源頭治理工作指南,完善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將企業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與信息化建設深度融合,推進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向智能化、信息化、動態化方向縱深發展。實施科技強安行動,大力推進煤礦智能化改造,推廣 5G通信和井下機器人在煤礦的應用。強化風險源頭管理,健全完善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和論證機制,嚴把安全生產準入門檻。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創新安全監管方式,深入開展“執法+專家”式執法,實行 “說理式執法”,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專家委員會,建立專家咨詢服務和問診會診制度,綜合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監管執法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
強化防災救災,提高應急能力。加快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建設,全面啟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扎實開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和整改提升工作,促進基層綜合減災、防災、救災能力整體提升。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建立重大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群測群防員等隊伍建設,修訂預警信息發布辦法,做到精準預警。統籌推進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應急指揮信息網應用和應急管理綜合應用平臺建設,運用大數據技術提高應急指揮、安全監管和自然災害防治水平。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應急值守,全面提升應對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來源:)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