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慧榮 通訊員朱曉鷗報道:優質高效的政務生態,是衡量城市發展環境和居民生活品質的試金石。去年以來,襄垣縣圍繞縣委“六大專項任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采用“雙五”工作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全力打造政務服務新生態。
“雙五”工作法即“五個一”和“五個減”。“五個一”為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辦結、一批專家和一套制度。企業和群眾在辦事時將收到一次性告知清單,清單上附統一細則標準、統一要件資料,讓辦事群眾做到心里有底。辦理中,襄垣縣堅持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確保所辦事項來之能收、收之即辦。圍繞為企業和群眾辦成“一件事情”,積極制定辦理計劃,倒排辦理時限,爭取一次辦結并及時告知辦事群眾。為提高辦理成效,建立行政審批專家庫,入庫規劃、建筑、消防等18 類專家500 余名,做到了專業人辦專業事。同時,制定印發《襄垣縣審管信息聯動管理辦法(試行)》《審批權限管控制度》等30項制度,從制度上規范審批行為。
“五個減”為減事項、減時限、減環節、減要件和減證明。通過事項合并,襄垣縣將310 項審批事項合并減少為218 項,壓縮30%;將事項辦理總時限壓減63%;將各類前置審批環節壓減,減少121 個審批環節,壓減10%;將群眾提交申請的各類表冊、材料進行合并優化,減少要件384 個,壓減20%。針對證明環節,通過數據共享、網絡核驗將可以獲得的資質證明一律核減,證明材料減至8 項,實現了清單之外無證明。
改革、創新、便民、高效,襄垣縣構建起審管分離、審管銜接、互通互聯、協調高效的工作格局,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審批用時進一步縮短,真正做到讓數據多跑路,企業群眾少跑腿,讓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一次辦好”改革帶來的便利。
(來源:)
[編輯:]
|